• 必发888





  •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习专栏 > 新闻详情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2023-04-27

    习近平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今天 ,中央政治局围绕这个内容举行第2次集体学习,目的是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深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的认识 ,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着力破除主要矛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措施。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于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意义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刻、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 ,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也必须内部可循环。事实充分证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我们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 、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

    两年多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 ,取得了一些成效,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一些地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呈现新气象 。但是 ,从调研情况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需要引起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总体看 ,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从两个维度来研究和布局 :一是更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二是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竞争力 ,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 、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

    第一 ,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 ,动态平衡 、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要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 、卡点、脆弱点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 ,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 ,创造引领新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错位 、循环不畅 ,是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根源之一,统筹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助于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 。

    第二,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我们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 ,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形成良性循环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 、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 ,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当前 ,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 、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大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顺应产业发展大势,从时空两方面统筹抓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一方面,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 ,优化生产力布局 ,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四,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 ,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五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 。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 、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完善现代金融监管 、建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发挥现代资本市场积极作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增长点。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构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 ,推动形成开放、多元 、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 ,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的主要部分。






  • XML地图